为持续加强思政教师教学能力,切实提高我校思政课程质量,9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2025年度教师教学比赛现场展示环节。这是学院纵深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的关键步骤——通过构建“赛训一体”培养体系,将竞赛转化为教师成长的加速器。本次活动由学院副院长尹健主持,教务处处长杜彩凤致开幕词,特邀校内校外6位专家担任评委。
此次比赛采用“现场授课+线上说课”双赛制形式。第一环节为现场教学展示,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部分构成。成绩评定中,现场授课占比70%,课程说课占比30%。第二环节为15分钟线上说课视频展示,参赛者需系统阐述整门课程“设计-实施-反思”的全链条教学逻辑。本次活动为“现场授课”环节。
竞赛前期,参赛教师精心准备,各教研室同步开展课件打磨与教学设计指导,同时选取一位培育教师,为后续竞赛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每位参赛教师进行20分钟现场授课,教师授课内容紧扣时代主题,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完整,充分展现了我院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风采。现场观摩教师认真聆听、积极记录,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评委们根据参赛教师教学设计、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进行严格评审,东营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刘立国和我校党政办公室主任王志胜分别对参赛教师的表现进行了总体点评。

刘立国就思政课建设提出3项建议,一要注重理论阐释的深入浅出,增强理论内容的阐述;二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夯实学生文化自信根基;三要提升教学转化能力,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融通的有机结合。
王志胜针对教学比赛环节强调,应高度重视选材质量、教材内容深度挖掘以及教师教学仪态等关键方面。

2025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常态化举办教学竞赛、研讨会、新入职教师磨课训练营、教师发展论坛、专题研修等系列活动,学院正着力锻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教学比赛作为推动教师发展关键环节,辐射至课程创新和育人实效,为打造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队伍、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强劲动力。
一审一校:张金沫
二审二校:赵继龙
三审三校:巴永青